近年來的電子電路設計中,多功能的IC越來越多,隨著高性能化與小型化的發展,IC的引腳數量與封裝形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。因此,IC插座備受關注。使用IC插座無需焊接即可將IC插入電路板,從而使更換與維護變得更加方便。
本文將從「封裝形式」、「探針形狀」、「探針數量」這三個主要角度,整理選擇IC插座時應注意的重點。希望能對正在煩惱如何挑選IC插座,或是剛開始接觸電路設計的顧客有所幫助。
關於IC測試插座

IC測試插座,是一種能夠讓IC以可插拔方式安裝到電路板上的元件。通常將IC實裝到電路板上時會透過焊接來固定。然而,焊接後的IC無法輕易更換,因此在發生故障或需要升級時,維修會變得困難。相比之下,若通過測試插座來安裝IC,則可根據需求拔插IC,從而帶來以下優點。
- 容易更換與維護:當IC發生故障時,只需從插座中取出並更換即可,有助於降低維修成本。
- 保護電路板:反覆焊接可能會損壞電路板的線路圖樣,但使用插座可降低這類風險。
- 提升試作與開發效率:在評估新型IC時,可以輕鬆更換並進行測試,有助於加快原型開發的速度。
另一方面,使用IC插座雖然會增加零件成本,且插座本身也並非完全沒有接觸不良的風險。即使如此,在維護或試作階段仍具有顯著的優點,因此IC插座已成為電子電路設計中必不可缺的元件。
依據封裝形式分類的IC測試插座
IC有各種不同的封裝形式。由於插座也必須對應各種封裝的形狀與結構,因此我們首先來看一看依照封裝形式分類的各類插座種類。
DIP(Dual In-line Package)用測試插座
DIP是指IC的引腳沿著長邊分成兩列排列的形狀。雖然是一種較為傳統的封裝形式,但至今仍廣泛用於通用邏輯IC以及部分微控制器等,在電子製作與實驗中也十分常見。
- 主要特點
- 引腳之間的間距一般為2.54mm(0.1英吋)。
- 根據IC的形狀,對應多種引腳數量例如8腳、14腳、16腳、20腳、28腳、40腳等多種規格的插座在市面上銷售。
- 插座的形狀
- 開放式框架型(Open Frame Type):插座中央部分為中空設計,不僅方便插拔IC,還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。
- 封閉式框架型(Closed Frame Type):由方形框架構成,具備能牢固固定IC的結構。
- 優點和缺點
- 優點:插座本身價格相對便宜,插拔操作也相當順暢。只要能在電路板上確保足夠的高度,設計上就相對容易。
- 缺點:相較於其他封裝形式,所需的實裝面積較大,有可能不適合近年來追求高密度實裝的應用。
QFP(Quad Flat Package)用測試插座
QFP(方形扁平封裝)是指IC的四邊伸出扁平引腳的封裝形式。由於這類封裝的引腳數量多、晶片體積小,一般多採用焊接方式實裝。不過,若是為了評估或試作而希望能輕鬆插拔QFP封裝的IC,則可使用專為QFP設計的插座。
- 主要特點
- 由於四邊都有引腳,引腳數達20至100腳以上的IC也並不罕見。
- 對於引腳間距較小的產品(如0.5mm或0.4mm),插座也需要具備高精度,因此產品價格往往較高。
- 優點和缺點
- 優點:在開發與評估階段頻繁更換IC時非常有用,比焊接重工更簡便。
- 缺點:由於插座為專用設計,對安裝與對位的要求精度較高。價格也比DIP用插座高。
QFN(Quad Flat No-leads)用測試插座
QFN是一種不像QFP將引腳延伸至外部,而是在IC側面或背面設置焊盤的封裝形式。由於可實現更薄、更小型的IC實裝,因此被廣泛應用於行動裝置與物聯網設備中。然而,這種封裝在焊接實裝時,引腳不易看見,是手工焊接與檢查較為困難的封裝。
- 測試插座的特點
- 在測試插座內部配置精密的接觸探針,以壓接方式與IC的背面或側邊焊墊實現導電接觸。
- 大多數測試插座採用專用的固定爪或滑動機構來固定IC的位置。
- 優點和缺點
- 優點: 適用於評估板或試作開發階段,可快速更換QFN封裝的IC,提升測試與開發效率。
- 缺點: 由於插座結構較為複雜,雖不如BGA那樣高價,但價格相對偏高,較適合用於評估用途。
BGA(Ball Grid Array)用測試插座
BGA是一種在IC背面以網格狀配置大量錫球的封裝形式。它實現了多針腳與高密度化,廣泛應用於如CPU、GPU等高效能晶片。BGA通常採用迴流焊接方式。然而,由於BGA錫球無法從外部目視確認,因此返修較為困難。此外,錫球數量眾多,也使得安裝時對位置精度的要求更高。
- 測試插座的特點
- 專用的接觸探針對應IC背面的每個錫球,逐一實現導電接觸的結構。
- 由於安裝時需進行高精度的位置對準,因此插座本身的價格較高。
- 優點和缺點
- 優點: 容易進行BGA晶片的試作與評估,並能夠重複插拔使用。
- 缺點: 高価かつ入手性も限られているうえ、実装も専用ジグなどが必要となることが多い。不僅價格昂貴,且購買渠道有限,安裝時通常還需要搭配專用治具。
其他的封裝形式
除了上述介紹的四種封裝形式(DIP、QFP、QFN、BGA)之外,IC封裝還有各式各樣的方式。市面上亦有對應這些封裝的各類插座可供選購,因此需依據實際用途與技術需求來挑選合適的插座。
- PLCC(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)用插座:這是一種側邊帶有引腳的封裝形式,PLCC用插座使用將IC嵌入插槽中的安裝方式。拆卸時需使用專用的拔取工具。
- PGA(Pin Grid Array)用插座:早期曾廣泛應用於個人電腦CPU的封裝形式。其接腳以網格狀密集排列,用具備ZIF(Zero Insertion Force)機構的插座進行安裝與拆卸。
- LGA(Land Grid Array)用插座:如同把BGA的錫球部分改為平坦焊墊的封裝形式,透過基板端的接觸探針對焊墊施加壓力以實現接觸。是近年來常見於個人電腦CPU上的主流封裝形式之一。
- SOIC/SOP系列插座:用來固定如SOIC或SSOP等小型長方形封裝元件的插座,與DIP插座相比,其需支援更細微的引腳間距。
關於測試插座的探針形狀

在選擇IC插座時,除了需確認對應的IC封裝形式外,也應特別注意插座端接觸探針的形狀與品質。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主要的接觸探針結構。
圓針(機械加工針)型
- 特點
- 亦稱為「車削針(Turned Pin)」,是透過精密切削加工製成的圓柱狀金屬套筒,用來與IC的引腳進行接觸。
- 接觸面為圓周形,有助於獲得穩定的接觸壓力。
- 優點
- 具備高接觸可靠性與優異的耐久性,適用於需頻繁插拔或對高可靠性有嚴格要求的應用環境。
- 具有較高的強度,即使長期使用,也不容易發生針腳變形或接觸不良。
- 缺點
- 製造成本較高,相較於平針型,價格容易上升。
平針(衝壓針)型
- 特點
- 由於使用金屬板進行壓製(打孔)或彎曲加工,因此探針的截面呈現方形或板狀。
- 長邊方向具備彈性,用來與IC的引腳接觸。
- 優點
- 製造成本較低,適合應用於量產用途。
- 由於結構較薄,在DIP插座等應用中有助於降低整體高度。
- 缺點
- 由於無法確保如機械加工針那樣的接觸面積,在反覆插拔次數較多或處於嚴苛環境下時,較容易發生接觸不良。
選擇哪一種接觸探針結構,關鍵在於成本與所需可靠性之間的均衡。在試作或評估階段需要頻繁插拔IC時,選用圓針型在性能方面會比較安心。但若是在量產階段希望壓低成本,則多半會選擇平針型。
關於IC測試插座的探針數
IC的引腳數量種類繁多,從DIP封裝的8腳到BGA封裝的數千腳,依據不同用途與性能需求,各種封裝形式被最佳化設計。因此,當然也必須根據對應的引腳數量來選擇合適的IC插座。
DIP插座的情況下
市面上有多種規格的DIP插座可選購,例如 8 腳、14 腳、16 腳、20 腳、28 腳、40 腳等,種類多樣。大多數情況下,這些插座皆依照標準規格設計,以對應常見的通用邏輯IC(如 74 系列、4000 系列)、運算放大器IC,以及微控制器等元件的引腳數量。
- 注意事項
- 由於引腳數量越多插座尺寸也變得越大,因此需要考慮基板布局中的空間分配。
- 插座的厚度會因為是開放式框架還是封閉式框架,以及探針形狀是圓針型還是平針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,安裝高度也會有所變化。
QFP / QFN / BGA插座的情況下
QFP、QFN、BGA等封裝從約20腳的小型芯片到數千腳的大型IC,擁有各種規格。測試插座也被設計成可以對應各種不同的探針數量和間距需求。除了具有廣泛適應範圍的通用型插座外,還有針對特定IC進行優化設計的專用插座。
- 注意事項
- 引腳間距越小,就越需要高精度且高價格的插座。
- 由於主要用於評估、試作等有限的用途,較少用於量產實裝,因此有時可能會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採購。
PGA插座的情況下
PGA封裝的接腳以網格狀密集排列,早期曾廣泛應用於個人電腦的CPU等用途。其引腳數量有時超過100腳,大多數的插座通常配備有ZIF杠杆的機構。近年來,大多數CPU已經轉向使用LGA或BGA封裝,但在一些工業設備和部分嵌入式應用中,有些情況仍然會使用PGA封裝。
其他選擇條件
在選擇IC插座時,除了考慮封裝形狀、引腳形狀和引腳數量外,還應注意以下幾個要點。
是否有ZIF(Zero Insertion Force)機構
ZIF插座配有杠杆或滑動機構,在將IC插入插座時幾乎不需要任何壓力。將IC安裝好後,透過下壓杠杆來固定,因此可以將引腳損傷的風險降到最低。
- 優點
- 對需要頻繁插拔IC的評估板等場合中特別實用。
- 可以減少探針彎折與接點磨損。
- 注意事項
- 比一般插座的零件結構較為複雜,價格也相對較高。
- 在安裝面積與高度方面,也需要預留出ZIF機構所需的空間。
插座高度・框架結構
在安裝IC插座時,需考慮基板上的高度限制、散熱性以及IC的拆卸便利性。選擇開放式框架或低高度型插座,可以在保持良好通風的同時實現薄型化設計。另一方面,封閉式框架或高型插座則較能確實保護IC,但也需要較多的基板空間。
接點材質・鍍金規格
插座的接點通常使用磷青銅或鈹銅等材料製成,並且表面可能會實施鍍金或鍍錫等處理。
- 鍍金:不易氧化,接觸電阻也低,因此適用於需要高可靠性的場合。成本較高。
- 鍍錫:廣泛用於一般用途,但由於有氧化的風險,因此需考慮妥善的保存方式與使用環境。
燒機測試插座(Burn-in Socket)
在進行IC的長時間運作測試或高溫測試(Burn-in Test)時,並不使用一般的插座,而是使用具有高耐熱性與耐久性的「燒機插座(Burn-in Socket)」。這類插座設計上能在高溫環境下防止接觸不良與變形,因此是進行可靠性測試時必不可缺的元件。
IC插座可讓IC在不經過焊接的情況下安裝至電路板上,使更換與維護變得更加容易。近年來,隨著IC性能提升與小型化的發展,引腳數量與封裝形式日益多樣化,對插座的要求也相應提高。選擇合適的IC插座,有助於提升開發效率與維護便利性。
適應新一代半導體的高頻率・大電流等挑戰的測試插座
本公司開發的半導體測試插座「MMS」,是針對半導體IC的進化設計的創新的封裝測試插座。在5G和AI技術普及的背景下,MMS能夠應對高頻率和大電流要求的半導體IC測試需求。此外,還能夠適應半導體的小型化和狹間距設計,為下一代半導體的開發、設計和製造提供強力的支持。
Micro Metal Socket®

ソケット取付用の穴加工は自由にアレンジいただけます。
特點
探針高度:0.45mm~
探針間距:0.15mm~
超短傳輸路徑實現了高速傳輸特性(67GHz@-1dB)
負載/伸縮量:0.10N/0.1mm
性能
支持67GHz@-1dB的高速傳輸
額定電流:1A/接點(探針長度0.45mm)
※根據被測物的尺寸、端子間距、所需荷重等條件,提供最佳的產品。